廣場不銹鋼鏤空地球儀雕塑

所屬分類: 不銹鋼校園雕塑
廣場不銹鋼鏤空地球儀雕塑

廣場不銹鋼鏤空地球儀雕塑

中國地球儀的制作始于元代,由西域天文學家扎馬魯丁為元朝廷督造,球面上反映了地球表面的海、陸分布狀況,屬于原始的繪制方法。明萬歷年間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來華后,為向中國傳授古希臘的地圓說,親自制作地球儀,并著有《坤輿萬國全圖》。受其影響,明萬歷三十一年(1603年),學者李之藻制成一架地球儀。約在崇禎三年(1630年),朝廷也制作了一架地球儀。這些地球儀上繪制了經緯網,擴充了我國此前的地球儀上只有27處觀測點的緯度,包括了赤道、南北回歸線、南北極圈的整個地球緯度,也彌補了我國此前不知經度的空白,并標注了五洲說,使當朝人能以了解西方地理大發現的新知識。繼明之后,喜愛科學的康熙皇帝不僅引進、制作,還熟練使用許多來自西方的科學儀器,使他的天文、地理、數學知識都超出了其他歷代的統治者。

明、清兩朝制造的地球儀現僅存3件,其中2件存于故宮博物院,1件存于倫敦英國博物館。為故宮博物館中收藏的一架康熙朝的地球儀,清初康熙皇帝敕命在朝的傳教士會同一些朝廷官員制作了此件地球儀,球面的圖像、刻度及相關的文字敘述等大體沿用利瑪竇的繪制方法。這件儀器的制作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地圓說"理論在中國得到鞏固,也反映了當時中國對世界地理知識的認識水平。該地球儀為清宮造辦處制作,通高135cm,球徑70cm。清宮舊藏。球體中腰處的銅圈為地平圈,上刻四象限。與地平圈相交的銅圈為子午圈,上刻360°。球北極處附時盤,上刻十二時辰,分初、正。球面上繪黃道、赤道、經緯度,其中赤道繪以紅色,黃道繪以黃色,經緯線每隔10°畫一條。黃道上標有二十四節氣名稱、南北回歸線、南極圈、北極圈。球面繪大陸行政區域,標注一些大城市的名稱,如中國的"北京"、"太原"、"寧夏"、"蘭州"、"南昌"、"蘇州"、"廈門"、"武昌"、"漢口"等,還繪有河流、湖泊、島嶼,如南美南部的"火地島"、北部的"亞馬遜河"及西南太平洋上的"澳大利亞"、"菲律賓"、"爪哇"、"馬來半島"、"新幾內亞"等。球面還標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如中國的"長城"。地球儀下端的一部分表現的是在寬闊的海域中有奇形怪狀的水獸、大小帆船及航海線等。地球儀安放在工藝精湛的紫檀木雕花三彎腿支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