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銹鋼抽象書籍鏡面雕塑
不銹鋼抽象書籍鏡面雕塑
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書是在5000年前古埃及人用紙莎草紙所制的書。到公元1世紀時希臘和羅馬用動物的皮來記錄國家的法律、歷史等重要內容,和中國商朝時期的甲骨文一樣都是古代書籍的重要形式。在印刷術發明之前書的拷貝都是由手工完成,其成本與人工都相當高。在中世紀時期只有少數的教會、大學、貴族和政府有著書籍的應用。直到15世紀谷登堡印刷術的發明,書籍才作為普通老百姓能承受的物品,從而得以廣泛的傳播。進入20世紀九十年代,隨著網絡的普及書已經擺脫了紙張的局限,電子書又以空間小、便于傳播、便于保存等優勢,成為未來書的發展趨向。
人們能夠了解中國三千多年前的奴隸社會狀況,知道二千多年前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情形,讀到優美的漢賦、唐詩、宋詞、元曲……這一切,都有賴于古代的書籍。
中國最早的書籍,出現于商代,是用竹子和木頭做的。竹子和木頭是常見并容易得到的東西,在造紙和印刷術發明之前,缺少合適的書寫材料,人們就把竹子和木頭削成狹長的小片,用毛筆在上面寫字。用竹子削成的狹長小片叫"竹簡",用木頭削成的叫"木簡",它們統稱為"簡"。簡上通常只寫一行字,如果寫錯了,就用小刀刮去重寫,所以古代把刪改文章叫"刪削",這個詞一直沿用。書籍開本有大有小,古代的簡也有長有短,最長的三尺,最短的只有五寸。寫一部書要用很多簡,把這些簡編連起來就成為"冊"。編冊多用麻繩,也用絲繩(稱"絲編")或皮條(稱"韋編")。古書中提到的"韋編三絕",說的就是著名思想家孔子,因為經常閱讀《易經》,把編簡的皮條都磨斷了三次。一冊書根據簡的長短決定用幾道編,一般用二、三道編,多的用四、五道編。表示書的數量的"冊"字,便是一個象形字,很像繩子把一根根簡編連起來的樣子。
城市不銹鋼雕塑可以起到環境育人,空間育人的效果,城市人物雕塑與所有的城市物質景觀一樣,積淀著歷史、傳統、文化和社會的價值,蘊含有巨大的潛在教育意義,如果說文化石城市的靈魂,那么城市不銹鋼雕塑就是城市靈魂的最好象征物。一件好的雕塑作品其獨特的魅力在于能在城市環境中形成視覺的焦點,又能以其視覺張力作用于城市環境,并與之協調、融為一體,得到一種很好的視角愉悅空間。城市雕像不是可有可無的附庸品,它在城市環境中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一件優秀的雕像可反映一所高校的文化底蘊,也是城市文化的體現者,更重要是城市人物雕像能從深層次上提升學校的形象與品位。